初中教育教学随笔-杭州天目双语实验学校
Website Home
进入初中后,有一门新的功课叫做物理?
很多孩子对于物理的学习都感到很困惑,怎么学都学不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学好物理,小编给出以下指导?
想要克服一个困难,首先要明白问题所在!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学困生呢物理学困生什么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困生的形成该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一、初中物理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和分类学困生具体表现为:1、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对物理知识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3、对课本知识找不到重、难点,不能理解;

4、对物理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积极思维,学习困难,持消极态度。
5、不能理解、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不能迁移旧知识、旧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总体表现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后是放弃。
将学困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学习暂时困难型。
该类型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能力较好,学习中所遇问题,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学习能力缺乏型。
这类学生主要特点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都较低,但学习行为习惯较好,意志比较坚强?
3、学习动力缺乏型。
这类学生的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低于上述两类学生,主要由于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
4、学习整体困难型!
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较差,求知欲低,意志和好胜心不强,所以总体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均较低;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造成,这里仅谈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缺点所致的三个原因!

1、教学思想有偏差导致教不得法,学生学习情感难于建立。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忽略多数学生实际水平,违背教育客观规律,教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学优生上;
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重点班级!
注重统考学科而忽略常识科目,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和培养?
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也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愿望重视不够,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失去学科吸引力,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学习情感无法正确建立,最终成为学困生!
2、教学过程中缺乏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法和教学艺术,从而导致学生学困方面的最终形成;

(1)教学过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铺垫,使学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体抽象物理感念或规律的情景。
中学生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较弱,形象直观思维占有相当比例,恰当地给学生提供,较丰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课件、录象、实物等感性材料,减缓知识坡度,逐步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同步?

例如:讲到“惯性”内容时,可以通过课件或录像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刹车,车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人坐在汽车中,车启动人向后倒。
拍打身上的灰尘等(2)新课教学过程中知识迁移和联系的忽视,使学生未形成良好知识体系,也是形成学困的主要原因新课教学前,对学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但是如果即使抓不住新知识,生长点和支撑点,不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事例寻求联系点,会造成新旧知识脱节,不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会造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接收造成困难!
例如:讲“电流的形成”内容时,可以对比水流的形成,加强知识概念铺垫,迁移和形成?
欧姆定律公式的讲解时I=U/R可以与速度公式V=S/t联系讲解!
(3)教学节奏过快或教学要求过高,使学生学习知识兴趣冲减,高质量的物理课是高效率、高密度的,这并不代表节奏快则效率高,如果片面追求教学进度,欲速则不达;

使学生思维无法与教学内容同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学习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思维受到压抑,久而久之,丧失学习物理兴趣,学困生也会随之而生,同理,若忽略学生认识水平,凭借教师对知识掌握程度,拔高教学要求,增大知识容量,使多数学生无法达标,结果是个别优生表演,多数学生当观众,严重挫伤多数学生积极性,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演变为学困生。
3、教学中缺乏正确了解学生个体发展了解忽略学生自身因素(1)忽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面对严峻的考试形势,高密度、高难度的题海战术。
讲实验、背实验等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为考试、为做题而学习、而教学,禁锢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考试的工具,缺乏开拓钻研精神;
这样既有悖于大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造成学生思想僵化,观念淡泊,反应迟钝,因而成为学困生。
(2)学生未正确树立学生观、知识观,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对学生的不平等对待,反差强烈,偏爱学优生,歧视学困生,对学困生少提问少过问,指导缺乏耐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意识,并逐步对学习物理丧失信心?
缺乏克服困难勇气,丧失学习乐趣,最后放弃对物理的学习,成为学困生;
一只小狗偶然闯入一间房屋,屋内墙壁四周镶满了镜子,这只狗对着镜子汪汪乱叫,镜中的许多条狗也回报以狂吠。
小狗开始对着镜中的影像攻击,镜中的狗也群起而攻之;
小狗碰得头破血流,最后气绝身亡?
第二只小狗也进入这间屋子,它对着镜子又是伸舌头,又是摇脑袋,又是耸身作揖,又是亲昵触摸,镜中的小狗也友善地同它戏耍!
小狗快快乐乐地玩耍一阵,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梦幻小屋?
两只小狗置身相同的情境,一只一命呜呼,一只活蹦乱跳。

同样一间小屋,对第一只狗而言是坟场,对第二只狗却是游乐场。

原因何在。
答曰:心态使然;
第一只狗以敌对的态度对待同类,故而只能生活在焦虑、恐惧和绝望之中,最后自绝狗世;
第二只狗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同类,故而生活得自在、轻松、惬意,对生活充满留恋;

我想到另外一个小故事:苏轼和佛印在一起闲话,苏轼对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堆狗屎。
”佛印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我看你像一尊金佛!
”苏轼挺得意,自以为占了便宜,口舌上打了胜仗,回去后兴高采烈地告诉苏小妹;

苏小妹劈头泼来一盆冷水:“大哥,你上当了。
你看别人是一堆狗屎,说明你心中盛放的是狗屎。
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说明人家心中有佛!
”苏轼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境界太低,修养太疲。
心中有佛,便是人生的大光明、大境界!
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善待同类,广解善缘!
才能净化心灵,根除邪念;
才能宠辱偕忘,不以物喜?

才能容纳天地,像江河般执着,像大山般坚定。
教师最需要具备这种健全的心态。
教师肩负着将学生渡向光明、幸福的境界的重任,应该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价值,都有追求真善美的原动力,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教师以爱为动力,就能找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钥匙,就能化育桃李,成就英才;
有时,因为教师要求过严,急于求成,引发学生反感,教师会变得急躁;
有时,因为教师备课疏漏,讲解有误,引来学生非议,教师会变得恼怒。
有时,因为不明学情,设计不当,引来学生冷遇,教师会变得沉闷。
更多的时候,教师因为任务重,压力大,会产生攻击情绪;
教师本非神仙,产生这些消极情绪都很正常!

但教师应该善于调控这些消极情绪,不让其蔓延。
教师还应自觉检点教学中的失误,不断加强业务修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科学性,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惟其如此,才能消除师生隔阂,形成共生共鸣共荣的机制,使教学达到鱼水相欢的境界。
让学生都成为快乐的小狗,让教师都成为大度、博爱的佛;

让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心态,充分发挥心态的力量,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成快乐甜蜜的事业。
课改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不爱动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
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现在有的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比较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
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
我所教的初一年级有几位不爱动的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
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
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做不好,做起动作来感到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
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

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
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

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
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
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
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

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
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怎样抓好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四、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
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探索和工作实践,教学效果和工作经验都得到了提升,为以后更好地教育教学打好了基础!